“日和美物”日本老茶器展
展览时间:2020.11.28-12.20展览地址:围炉夜话茶书院(成都市青羊区清江东路134号七楼)
成都围炉夜话茶文化传播公司 成都九凤天艺术品有限公司 成都野疯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何不怜取眼前人》,17位艺术家的书房文心,谢礼恒 著,定价68元,特惠38元。扫码即可购。
作者丨葛玉君
(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设计丨张涵
冯斌先生曾在多年前一篇谈论“工笔画”的文章中写到,当下的“工笔画”不是指传统形态和传 统图式的工笔画。而是“以色彩为主要的视觉和绘画的形式语言要素,以传统工笔画的水性材料为基本材质,以传统工笔画的某些技法及其生发性为演绎基础,或有材料选取的不同、或有肌理的利用等 为手段,有‘制作’但又非精细得谨毛失貌的‘工笔画’。”进而归纳出“‘工笔画’是以传统资源 为生发点,又更新而出的新中国画图式。”实质上,冯斌这样一种观点不仅反映在他对工笔画的态度上, 同样也反映在他对整个“中国画”创作概念的重新厘定及未来发展视野立场之上。上个世纪末,冯斌 曾提出“‘中国画’新主张”,在当时颇具代表性意义。在我个人看来,其暗含两个潜在的诉求。第一, 创作及教学以传统资源为出发点,进行当下延伸性的探索;第二,这里所谓的“中国画”非一般意义 上所理解的中国画,而是更加具有“开放性”“包容性”与“多元性”特征,乃至宏观范畴下的“本土” 属性,似乎经历了世纪的轮回,“中国画”概念重新回到刚刚出现时所指向的内涵。无疑,在新世纪, 对于“中国画”的发展而言面临着一个新的生发点。
我们知道,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关于中国画发展趋向及中国画教学改革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讨论背后实质上关乎着对中国画(水墨画、新水墨、新工笔等)在新的语境下不断创新的审慎性思考, 从形式到内容,从语言到诉求,从本土视野到全球观照的重新反思,由此也激发出不同的教学思想及 创作路径。这其中有坚守传统的当代性转换路径,也有所谓的形式语言的融合路径,当然冯斌在教学 中所尝试的则是一种从材料到观念的“更新”,换句话说,从传统的精神性内涵出发,进而参与到当 下艺术情境并表达思维张力的教学实践中,具有跨越界限的“特性”或“嫌疑”。这一观念本身便具有“交 叉性”学科的特征。更多指向对于当下社会情境的反思与追问,对于新的语境之下如何利用不同历史阶段的 传统文化资源完成新的艺术建构。
也正是围绕此教学思路,冯斌的研究生指导教学过程,基本上从三个层面或者三个阶段展开。首先第一 个阶段,也就是一年级,强调深入的研究传统,向传统寻求当下艺术创作的资源。因此,他一方面引导研究 生同学对经典的艺术作品进行研究,同时,他更鼓励研究生同学尝试从不同的历史阶段的艺术资源,从更大 的传统文化资源当中去寻找与探求。这一资源不仅仅是包括水墨在内的传统,同时包括民间美术,寺观壁画 乃至漆画等丰富的养分。而对这些养分的学习吸收的过程,恰恰也是一个储能的过程。这个阶段所要解决的 重要问题,就是通过深入的对传统反思性考察与研究,进而尝试性的建立起传统的精神内核及其对当下艺术 创作的可能性关联。
第二学年,则是在第一学年的基础上,通过创作实践,去对第一个阶段进行消化式的反思,进而展开 多方面、多路径的梳理。这个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试错”与“重建”的过程。正是通过一次次的“比 较”与“试错”,来寻找一种更加契合自己艺术创作、艺术表达的形式语言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对自己内心世 界的启发。可以说是一种“研究”——“实践”——“反思”共时性展开的一个阶段。
至于第三个阶段,也就是毕业的那一年,则将精力主要集中在对前两个学习阶段的“整合与汇总”进而 尝试性的“生成”方面,对自己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的一次“理性”的梳理。在这一过程中选择或寻找出 最为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完成毕业创作。从成果来看,这一阶段,往往是研究生学习三年最为关键的时期, 有一大部分学生在毕业之后一直延续着这个时期的画风,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将毕业创作作为一个新的起点, 在毕业后逐步展开多层次、多面向、散发式的研究实践之旅。
丨冯斌
但是无论如何,三年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启发式、引导式的过程。是不断的“比较”“试错”,不断 的深入寻找内核与向外拓展的过程。是将零碎的知识能量的吸取与自我对现实情境反思式的绘画观念的整合 与生成的过程。当然,还包括从手头功夫技艺层面的诉求,逐步向一种“道”的层面的精神性表达的价值指 向的追问。
本次展览恰恰是冯斌老师招收研究生以来近 20 年时间的一次阶段性总结。展览共展出了 18 位同学大约 百余件作品。总体来看,风格样式呈现多元化倾向,这和我们在一般的教学当中所出现的学生创作特别像老 师的现象形成巨大反差。可以说是一个“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成功案例。综观作品,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其一偏向于客观物象的描绘,偏向于形象的塑造,偏向于工细用笔表达的一类,如谭变、李杰、周璨、黄俊伟、 欧邹等。当然,在这些作品当中,我们又可以清晰地看到对于艺术家成长过程的表达,抑或是艺术家生活情 境的描述,甚至是一种对时光、对人和自然关系的重新审思。其二,倾向于表现性探索的一类,如王永成、 张杰东、王岚岚、程俊杰、康璇等,这种表现性一方面表达在画面中关于情感宣泄性的抽象意味上,另一方 面则是具有制作性质的冷抽象,甚至带有具象情节的意向性表达。其三,注重媒介材质与画面表达之间的转 换关系,进而强调由“物性”——“精神性”的诉求与传达,如刘冠儒、何沛礼的绘画。其四,具有更多的 观念性意味,对当下、对自我,对社会现象、对生存状态的反思,诸如贾强飞、邵洋、张冉、徐珊等人的创作。当然,在冯斌的研究生中,有两位继续出国留学深造的学生白斌和孙齐,他们分别于澳大利亚和英国攻读第 二个硕士学位,此次展览中,他们皆通过影像动画的形式进行呈现,从媒介材质而言,更加具有国际化的视野, 蕴含了高科技的手段,画面在充分传递出某种消费性特色的同时,也暗含了对本土文化的挖掘与对当下智能 化时代的反思。通过上述创作我们也可以相对清晰地窥探到冯斌教学的特色,其重要性之一就是试图建立一 种文化间“对话”与“交流”的可能性,当然这种可能性更多表现在形式语言层面,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注 入本土的文化观照与价值诉求。
从展览的作品中,我们会较为明确的看到冯斌的教学理念的一次全方位的呈现。从教学角度而言其中一 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针对每位同学自身的不同情况,在学习的过程中“启发式”的使他们寻找到符合自身艺 术发展的契合点,并进一步深入延伸。而在我个人看来,更为重要的是,他的教学从研究传统出发,但最后 呈现出来的则是极具当下性的表现形式。所谓“传统”的技术与理念演化为其创作中的养分与能量。进而体 现为一个当下中国画教学抑或传统文化的当代性转换的典型有机案例,充分的展现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拓 展性、延伸性与当代性特征!不过,在祝贺展览取得成功之际,也给我们提出新的命题,正如冯斌自己所言“中 国画的特色如何体现?”“这一教学模式与其他教学方案如何鉴定抑或区别?”……我想这不仅是展览带给 我们的“欣喜”与“疑问”,同时也是当下整个艺术教学所面临的困顿。突出成果并提出问题——正是此次展览的重要意义所在……
李杰
丨李杰 金缕衣 2020 综合材料 70×100 cm
丨李杰 白桦林 2020 综合材料 70×100 cm
刘冠儒
丨刘冠儒 存在NO.39 2020 综合材料 150×120cm
丨刘冠儒 存在NO.38 2017 综合材料 75× 60cm
谭变
丨谭变 妈咪,我们去哪儿? 2014 布面综合材料 160×120cm
丨谭变 寻找梦幻岛之——潜伏 2009 布面彩铅综合材料 160×120cm
何沛礼
丨何沛礼 初时 2020 综合材料 70×100cm
丨何沛礼 风起 2018 布面丙烯 70×100cm×2
欧邹
丨欧邹 虎的草图2 2020 布上拼贴 100×100cm
丨欧邹 虎的草图3 2020 布上拼贴 100×100cm
王永成
丨王永成 筼筜谷系列之二 2020 布面综合材料 147×147cm
丨王永成 有所遗之西港的山 2020 布面综合材料 70×190cm×4
张杰东
丨张杰东 涡流 2017 布面丙烯 40×1002cm
丨张杰东 一股焦味 2017 布面丙烯 40×352cm
周璨
丨周璨 流光之间02 2017 纸本综合材料 60×60cm
丨周璨 流光之间01 2017 纸本综合材料 60×60cm
贾强飞
丨贾强飞 Dream of degree 202008 2020 宣纸、丙烯 65×45cm.jpgpng
丨贾强飞 Dream of degree 202008 2020 宣纸、丙烯 65×45cm.jpg
王岚岚
丨王岚岚 妆 2016 综合材料 80×100cm
丨王岚岚 出发 2017 综合材料 120×120cm
黄俊伟
丨黄俊伟. 野望之五. 绢本综合材料 55X145cm 2020
丨黄俊伟 野望之六 绢本综合材料 55X145cm 2020
程俊杰
丨程俊杰 庆祝之一 2020 综合材料 165×230cm
丨程俊杰 欢呼之一 2020 综合材料 110×165cm
邵洋
丨邵洋 可控的边缘1 2020 纸本综合 180×120cm
丨邵洋 可控的边缘3 2020 纸本综合 180×120cm
张冉
丨张冉 误 2018 聚酯纤维,UV喷绘,水墨 145×115cm
丨张冉 线·索 2018 聚酯纤维,油性笔 153×50cm
孙齐
丨孙齐 Purple Night-1 2020 动画 1080x1920px
丨孙齐 文化动物 NO.2 2017 纸本设色 60×45cm
康璇
丨康璇 角色-8 2020 纸本综合 70×90cm
丨康璇 角色-12 2020 纸本综合 60×60cm
徐珊
丨徐珊 顾影6 2020 绢本,镜面 80x100cm
丨徐珊 顾影2 2020 绢本,镜面 80x100cm
冯斌
丨冯斌 2020—18 150 X 200 cm 丙烯,绵绸 2020
丨冯斌 2017—5 2017 136 X 100 cm 丙烯,绵绸
往期精彩推荐